飄逸・澀華・層洞 -- 洛貞作品之律動空間 劉永仁 2021
藝術創作是心智行為,藝術家不僅有追求差異的欲望,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夠實現自我理想的精神意志。人類的心智活動從未曾安逸也難以徹底滿足,質言之,創作的渴求更是無止境的,心智引領創作者實踐於具體的媒材,然而媒材自身最普遍的特徵即是空間的擴展性,它為創作者提供建構造形空間的可能性,空間是經由人的感知而產生,即所謂賦有生命特質的心智空間。法國思想家柏格森﹝H. Bergson﹞在其《創造進化論》(L’Evolution Créatrice )中論及:『心智與媒材在本質上是相互倚賴彼此適應形塑構成,兩者皆來自於更開放的存在形式;心智將一種媒材挹注到空間裏,並以互相接續的空間擴展為造形,其本身就具有空間性的趨向,而各個組成部份依然處於相互包容滲透的狀態。』
自六0年代以來,台灣抽象藝術的發展,在世代藝術家的努力探索中,漸漸匯集形成各自理路的脈絡,其中藝術家洛貞(Lo Tsen)以各種媒材表現,鍥而不捨的精神令人關注,近年她更致力水墨抒發情感,值得解析探究其藝術風貌。洛貞心思細緻且自律嚴謹,現實生活與藝術理想兼顧,以從容的態度,使得她在女性傳統角色與自我成長的堅持全面顧及,創作綿長從未曾中斷。洛貞的藝術創作歷程始於七○年代在她二十出頭年齡,她是一位優雅而勤勉勵學的藝術家,長年努力追求藝術本質不遺餘力。洛貞曾隨外交官夫婿旅居菲律賓、美國、印度等海外多年,培養出跨領域文化觀看之自由寬廣的藝術視野。她的繪畫作品歷經漫長的思考與提煉,從具象、變形到抽象風格,鏤空的人體、物象也逐漸崩解蛻變至純粹的造形結構,媒介以油彩、壓克力彩、混和媒材、水墨表現以及立體作品,藝術家不斷思索探討尋覓自身情感的內心深處,直覺游動彷彿是一種內在能量的釋放。洛貞曾嘗試將繪畫語言自平面擴延為雕塑作品,同樣展現濃烈繚繞菤曲進入層洞之神秘意象。
七0年代洛貞和先生駐居國外,曾經被賦予任務,以藝術文化為名作為增進外交社群之間的友善互動關係,但她不滿足於表象的互動,認為挖掘內在特質才是她真正的欲求,洛貞體會到藝術創作喚起了無限的精神空間,實踐創作數年後,在1979年洛貞的第一次個展於菲律賓馬尼拉的海亞畫廊(Hyatt Regency Gallery)舉辦,自此開啟了藝術創作的旅程 。之後洛貞 陸續在國外各地旅居約二十一年,期間雖因輪調制也曾回國居住,但她抱持謙虛的心態,行萬里路仍常感自己的文化底蘊必須蓄積和充實學養。洛貞的藝術創作背景,或可視為另類客寄旅居於跨國的創作者,她自覺性地追尋藝術創作形成脈絡。
八0年代,洛貞早期的作品,以油畫描寫空屋、破屋、船以及傾頹的建物等題材,以類似立體分割的美學形式,展現她個人的內在情感,畫面孤寂而靜謐如真空般的空氣中,似乎潛藏著歲月過往的痕跡,畫面呈現潛意識的藝語夢境,深邃的空間創造出層層疊嶂的視覺空間,形成類似超現實主義的繪畫風格。繼而洛貞繪寫人物虛空幻影,如同火燄燃燒或像遇熱融化的物質般,軀體鏤空扭曲變形,處在不同的時空裏,一種潛在而莫名的驚悸情緒,直線造形介於恐懼、憂慮、矛盾、掙扎和不安之間,由內而外無限澎脹和壓縮釋放,這是來自於藝術家內心世界潛意識的反射投影。在畫面呈現頹廢的虛無感觸,顯然是洛貞對於苦難悲憫的理解,主要來自個人生活的體驗與感受,表現了畫家對於世界不安的冥想與憂慮的情懷。
自1999年以來,洛貞的繪畫形式內容,從人形和建築空間,轉變至已然呈現中空、層疊的紋理,並演化為黑色筆刷之交織律動,在畫面拖、拉、刷,形成層層重疊的筆刷效果,筆觸與排筆刷兼容並蓄,綿密線皴形成主要視覺圖像,她保持了抽象水墨黑白基調的純粹性,捨棄水墨慣用的渲染手法,在畫面的結構章法中,自覺意識矛盾的衝突感形成張力,在時間的運動與筆觸的痕跡中,乃進至於意凝神聚的美學形式。此時作品背景更單純,將情感融入線條之中,而非具有指涉的某種形象。部份作品的小筆刷附著在排筆刷所形成的畫面結構中,形成立體感與豐富的肌理層次,重複衍生成新的有機形態,這些網狀與乾澀的孔洞,層層穿透性成為畫家現實感受與生命表達出口的寫照。
洛貞以水墨創作已歷經數十年了,這是第二次完全以水墨作品展出。水墨對她而言並不陌生,可以說是一種駕輕就孰的媒介。她從探索書畫的形式體系入手,如:書法飛白乾筆,可以飛躍和速度動勢的勁,探索視覺的完形而未缺之美,優游於傳統與創新之間。洛貞年輕時初習傳統水墨,即對繪寫石頭的明暗立體感到興趣,那是她認識皴法的開始,也是洛貞在水墨創作上以皴作為一種核心載體的表現手法,然而經過生活的體悟與時間的焠鍊,再現自然景物已經無法滿足她內心表達的渴求,在其水墨作品中可辨識的形象已然消失,只有澀華動勢的線條取代了現實的形體,似乎展現了原始混沌與質樸,焠鍊自然的抽象過程中的內在感受力。 洛貞表示她曾受余承堯雄渾壯闊的山水風格感動,余承堯畫作點線繁複結組而成的形體氣勢,給她很多啟發。在其創作自述明確表達:「透過水墨創作,我同時想探索的是:在生命早期受書法及東方美學熏陶、歷經半生的多國旅居生涯、承載不同之東西方文化的衝擊和洗禮、迂迴獨行於藝術的道路並不斷自學深耕的心靈,在回到源初的水墨創作時,這般的累積和經歷,在時空交錯的作用下將呈現什麼樣的面貌?作為一個相信本然的創作者,我不曾預設主題和論述,也未刻意要表現什麼,只是真誠的實踐並期待它自然的發生。」
洛貞的水墨畫帶有澀潤乾枯且飄逸的筆觸書寫運行,線形穿梭空間彼此覆蓋遮蔽形成流動漩渦,不定形結構凝聚內弛外張形成波浪式的空間律動感,隱約產生柔美勁健之力道與潛在無形的能量。洛貞的作品的視覺語彙富有一種深層的飄逸風情,筆墨線形皴擦點畫構成的蒼茫結構與意境,線形如同峰浪交織穿梭覆蓋,開合與閉鎖纒結形成鮮明的對比,畫面中心區的疏離空間與邊緣區逐漸放射至無窮深遠,那些不規則的原生質在空間中漂浮,若即若離的抽象圖式,體現畫家生命中的偶然機遇,在似有若無的蛻變過程形成令人產生暇思,視覺圖像從分裂到墜入宇宙星空,猶如層洞奇想之冒險,充滿了神秘感與無限的想像空間。
觀讀洛貞最新作力作《無相山》系列的墨線虛實更加精鍊細緻,尺幅愈漸龐大,用色簡潔也恰如其分,顯見畫家雄心勃勃體現生機和節奏韻味,水墨繪於宣紙顯然更適合她的創作形式,而此時奔放的形體,則因筆刷素描放大局部所產生澀華的視覺效果,畫面佈局縱橫交織、馳驟飛舞、類枯枝樹頭根虯冄、似大自然山石狀的奇異構圖,但這並不意謂著跟大自然有直接的關聯,重要的是藝術家自覺表達心靈投射之舒展。洛貞每一階段的創作反映當下的思想心境,自然會有不同的體會與感受,洛貞最新這數十幅畫作,墨線及暈染較進一步沁入紙內,而非浮於表面,同時結構更加緊實而展現理想的秩序。洛貞存乎一心的抽象水墨,在其整體的視覺脈絡之中,仍可以清楚辨識語境的延續,她不僅以藝術展現了內心獨白視界,而且適時釋放生命之困惑。
藝術創作是心智行為,藝術家不僅有追求差異的欲望,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夠實現自我理想的精神意志。人類的心智活動從未曾安逸也難以徹底滿足,質言之,創作的渴求更是無止境的,心智引領創作者實踐於具體的媒材,然而媒材自身最普遍的特徵即是空間的擴展性,它為創作者提供建構造形空間的可能性,空間是經由人的感知而產生,即所謂賦有生命特質的心智空間。法國思想家柏格森﹝H. Bergson﹞在其《創造進化論》(L’Evolution Créatrice )中論及:『心智與媒材在本質上是相互倚賴彼此適應形塑構成,兩者皆來自於更開放的存在形式;心智將一種媒材挹注到空間裏,並以互相接續的空間擴展為造形,其本身就具有空間性的趨向,而各個組成部份依然處於相互包容滲透的狀態。』
自六0年代以來,台灣抽象藝術的發展,在世代藝術家的努力探索中,漸漸匯集形成各自理路的脈絡,其中藝術家洛貞(Lo Tsen)以各種媒材表現,鍥而不捨的精神令人關注,近年她更致力水墨抒發情感,值得解析探究其藝術風貌。洛貞心思細緻且自律嚴謹,現實生活與藝術理想兼顧,以從容的態度,使得她在女性傳統角色與自我成長的堅持全面顧及,創作綿長從未曾中斷。洛貞的藝術創作歷程始於七○年代在她二十出頭年齡,她是一位優雅而勤勉勵學的藝術家,長年努力追求藝術本質不遺餘力。洛貞曾隨外交官夫婿旅居菲律賓、美國、印度等海外多年,培養出跨領域文化觀看之自由寬廣的藝術視野。她的繪畫作品歷經漫長的思考與提煉,從具象、變形到抽象風格,鏤空的人體、物象也逐漸崩解蛻變至純粹的造形結構,媒介以油彩、壓克力彩、混和媒材、水墨表現以及立體作品,藝術家不斷思索探討尋覓自身情感的內心深處,直覺游動彷彿是一種內在能量的釋放。洛貞曾嘗試將繪畫語言自平面擴延為雕塑作品,同樣展現濃烈繚繞菤曲進入層洞之神秘意象。
七0年代洛貞和先生駐居國外,曾經被賦予任務,以藝術文化為名作為增進外交社群之間的友善互動關係,但她不滿足於表象的互動,認為挖掘內在特質才是她真正的欲求,洛貞體會到藝術創作喚起了無限的精神空間,實踐創作數年後,在1979年洛貞的第一次個展於菲律賓馬尼拉的海亞畫廊(Hyatt Regency Gallery)舉辦,自此開啟了藝術創作的旅程 。之後洛貞 陸續在國外各地旅居約二十一年,期間雖因輪調制也曾回國居住,但她抱持謙虛的心態,行萬里路仍常感自己的文化底蘊必須蓄積和充實學養。洛貞的藝術創作背景,或可視為另類客寄旅居於跨國的創作者,她自覺性地追尋藝術創作形成脈絡。
八0年代,洛貞早期的作品,以油畫描寫空屋、破屋、船以及傾頹的建物等題材,以類似立體分割的美學形式,展現她個人的內在情感,畫面孤寂而靜謐如真空般的空氣中,似乎潛藏著歲月過往的痕跡,畫面呈現潛意識的藝語夢境,深邃的空間創造出層層疊嶂的視覺空間,形成類似超現實主義的繪畫風格。繼而洛貞繪寫人物虛空幻影,如同火燄燃燒或像遇熱融化的物質般,軀體鏤空扭曲變形,處在不同的時空裏,一種潛在而莫名的驚悸情緒,直線造形介於恐懼、憂慮、矛盾、掙扎和不安之間,由內而外無限澎脹和壓縮釋放,這是來自於藝術家內心世界潛意識的反射投影。在畫面呈現頹廢的虛無感觸,顯然是洛貞對於苦難悲憫的理解,主要來自個人生活的體驗與感受,表現了畫家對於世界不安的冥想與憂慮的情懷。
自1999年以來,洛貞的繪畫形式內容,從人形和建築空間,轉變至已然呈現中空、層疊的紋理,並演化為黑色筆刷之交織律動,在畫面拖、拉、刷,形成層層重疊的筆刷效果,筆觸與排筆刷兼容並蓄,綿密線皴形成主要視覺圖像,她保持了抽象水墨黑白基調的純粹性,捨棄水墨慣用的渲染手法,在畫面的結構章法中,自覺意識矛盾的衝突感形成張力,在時間的運動與筆觸的痕跡中,乃進至於意凝神聚的美學形式。此時作品背景更單純,將情感融入線條之中,而非具有指涉的某種形象。部份作品的小筆刷附著在排筆刷所形成的畫面結構中,形成立體感與豐富的肌理層次,重複衍生成新的有機形態,這些網狀與乾澀的孔洞,層層穿透性成為畫家現實感受與生命表達出口的寫照。
洛貞以水墨創作已歷經數十年了,這是第二次完全以水墨作品展出。水墨對她而言並不陌生,可以說是一種駕輕就孰的媒介。她從探索書畫的形式體系入手,如:書法飛白乾筆,可以飛躍和速度動勢的勁,探索視覺的完形而未缺之美,優游於傳統與創新之間。洛貞年輕時初習傳統水墨,即對繪寫石頭的明暗立體感到興趣,那是她認識皴法的開始,也是洛貞在水墨創作上以皴作為一種核心載體的表現手法,然而經過生活的體悟與時間的焠鍊,再現自然景物已經無法滿足她內心表達的渴求,在其水墨作品中可辨識的形象已然消失,只有澀華動勢的線條取代了現實的形體,似乎展現了原始混沌與質樸,焠鍊自然的抽象過程中的內在感受力。 洛貞表示她曾受余承堯雄渾壯闊的山水風格感動,余承堯畫作點線繁複結組而成的形體氣勢,給她很多啟發。在其創作自述明確表達:「透過水墨創作,我同時想探索的是:在生命早期受書法及東方美學熏陶、歷經半生的多國旅居生涯、承載不同之東西方文化的衝擊和洗禮、迂迴獨行於藝術的道路並不斷自學深耕的心靈,在回到源初的水墨創作時,這般的累積和經歷,在時空交錯的作用下將呈現什麼樣的面貌?作為一個相信本然的創作者,我不曾預設主題和論述,也未刻意要表現什麼,只是真誠的實踐並期待它自然的發生。」
洛貞的水墨畫帶有澀潤乾枯且飄逸的筆觸書寫運行,線形穿梭空間彼此覆蓋遮蔽形成流動漩渦,不定形結構凝聚內弛外張形成波浪式的空間律動感,隱約產生柔美勁健之力道與潛在無形的能量。洛貞的作品的視覺語彙富有一種深層的飄逸風情,筆墨線形皴擦點畫構成的蒼茫結構與意境,線形如同峰浪交織穿梭覆蓋,開合與閉鎖纒結形成鮮明的對比,畫面中心區的疏離空間與邊緣區逐漸放射至無窮深遠,那些不規則的原生質在空間中漂浮,若即若離的抽象圖式,體現畫家生命中的偶然機遇,在似有若無的蛻變過程形成令人產生暇思,視覺圖像從分裂到墜入宇宙星空,猶如層洞奇想之冒險,充滿了神秘感與無限的想像空間。
觀讀洛貞最新作力作《無相山》系列的墨線虛實更加精鍊細緻,尺幅愈漸龐大,用色簡潔也恰如其分,顯見畫家雄心勃勃體現生機和節奏韻味,水墨繪於宣紙顯然更適合她的創作形式,而此時奔放的形體,則因筆刷素描放大局部所產生澀華的視覺效果,畫面佈局縱橫交織、馳驟飛舞、類枯枝樹頭根虯冄、似大自然山石狀的奇異構圖,但這並不意謂著跟大自然有直接的關聯,重要的是藝術家自覺表達心靈投射之舒展。洛貞每一階段的創作反映當下的思想心境,自然會有不同的體會與感受,洛貞最新這數十幅畫作,墨線及暈染較進一步沁入紙內,而非浮於表面,同時結構更加緊實而展現理想的秩序。洛貞存乎一心的抽象水墨,在其整體的視覺脈絡之中,仍可以清楚辨識語境的延續,她不僅以藝術展現了內心獨白視界,而且適時釋放生命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