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中的辯證 - 談洛貞的藝術 文 / 陶文岳 2007
“凡生命都從一個核心發出來,由內向外,萌生滋長。在好的雕刻中,人們可以察覺到一種有力的內在的衝動。這是古代藝術的秘密" -- 羅丹
這個象徵生命力的"內在衝動",就如同藝術家創作的原動力,少了這層力量的驅策,就像少了靈魂的空殼軀體,不再擁有激情生命。藝術創作對洛貞而言,起心動念於直覺的感動,這股動能持續攀爬至內心深處和她的成長經驗合而為一影響深遠。
其實洛貞很早就對藝術創作產生興趣,並隨之發展出超現實主義的繪畫風格。早期的畫呈現潛意識的夢境,人物虛幻,軀體鏤空扭曲變形,處在不同的時空裏,一種潛在而無形的情緒張力穿透恐懼、憂慮、矛盾、掙扎和不安之間,由內而外無限擴張和壓縮放送,這是來自於藝術家內心世界潛意識的反射投影。同樣是心靈世界的探索,如果說挪威藝術家孟克創作的"吶喊",表達人類在恐懼和苦悶環境壓抑下,由心靈深處發出聲嘶力竭的戰慄之聲,產生臨場感的效果。洛貞的創作無疑對時下戰爭,起因於列強利益的巧取豪奪,發出無言的控訴。透空的軀體象徵人類在戰爭災難中承受著苦難與無助,就像在大火的燃燒炷蝕下終將煙飛消散, 發人深省。
想要理解藝術家的創作,必然也會對她的成長環境,記憶和生活背景產生好奇。洛貞從小就展露了藝術天分,就讀國小時,繪畫啟蒙老師就是倡導現代藝術的東方畫會健將霍剛。當時洛貞的繪畫作品經常被老師張貼在佈告欄中,做為對她創作才華的肯定和鼓勵。事實上來自家庭生活不愉快的童年,在其幼小心靈裏早已關注到成人世界裏的殘酷與現實,讓她在同輩中顯得獨立而早熟。因為喜歡藝術, 從1970年開始和知名畫家吳昊學畫,從不同的創作精神中,接觸寬廣的藝術領域,引領她進入超現實繪畫的表現手法,開啟和奠定她個人的創作風格。
法國語言學家本維尼斯特( Emile Benveniste,1902-1976 )認為人們稱作為無意識的東西,是人們如何進行自我塑造,肯定什麼,否定什麼,忽略什麼的原因。藝術家透過無意識的潛能操控意識,反映出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感動。
2006年"基因圖譜"系列的創作是洛貞有別於以往的繪畫創作,因夫婿擔任外交職務的關係,隨著工作任務的需要,必需伴隨著他長年駐居在國外,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體驗到來自不同國家種族文化、語言、生活習性和觀念的差異,也讓她從多元的藝術形式中累積創作能量。洛貞從1998年秋天開始旅居印度多年,親睹印度在深厚多元文化傳統融合下,並行不悖和諧共處的情景,令她深受感動而反求諸己的創作過程。就像文化的尋根與回歸,她重拾起疏離已久的書法,在原有的創作基礎上融入新的繪畫動力。中國書法講求個性的特色,追求點與線在平面空間的造形美感,又具有音樂的律動和舞蹈節奏性,像懷素的狂草書法展現一種靈動的能量,是心理與身體結合下的直覺反射。洛貞截取書法線條造型的元素,將金石篆刻的構成局部放大,造成畫面空間對比的趣味。
近期的創作畫幅尺寸更行加大,摒除了其它色彩的干擾,單純的定格在黑與白顏色之間,線條並不狂野飄逸,反而傾向內斂凝重,這是面對著台灣惡劣的政治環境和族群被刻意分化下,其間發生許多不公不義的事件,衝擊傳統道德價值的問題,藝術家憂心忡忡無力也無法可施,洛貞認為藝術家只能面對事件的發生反映實況,卻不能解決諸如政治等的問題,僅能將壓抑下的忿怒之情,讓心性順著筆觸遊走,將情緒釋放出來。
英國雕塑家亨利. 摩爾( Henery Moore )喜歡在雕塑的人物實體中挖掘空洞,以顯露存藏於內在的形體,借由一環環交錯的空洞中去體會人的生命本質。洞是一種穿透的空間表徵,經由光線的穿透去體會另一面的存在,當透過虛空的框架觸及到實體時,產生奇妙的狀態與延續性,它有揭開和窺探的意念。洛貞的繪畫在畫面上呈現大小不拘漩渦狀的空洞,它們在畫家的心靈深處穿梭遊走,就像命題為”篡生”的300號大畫,畫中左邊兩個漩渦猶如凝視的仇恨之眼,這是來自藝術家真樸本心的出口,表達出忿怒的控訴。
洛貞除了畫畫也創作雕塑,她的雕塑構成以人體出發加以變形的抽象結構,像"迷"、"潛"和"浮生門"等作品,以小喻大是藝術家記情之作,黝黑青銅質地的外表散發巨大神秘的能量而令人矚目。藝術家創作的心路歷程跟著時代演進而走,究竟是時代影響了藝術家?還是藝術家主動在創造時代?洛貞是屬於自省的藝術家,因應2008年2月即將在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行的個展,畫家以”原形所在”為此展覽命題,這是涵蓋自1981年以來的個人創作總集。洛貞自我期許借由創作來見證生命的成長,事實上她更嚮往寧靜純樸的生活,期待淨化心靈,將色彩回歸黑與白無彩色系而呈現單純的意念,以取代過往蒼茫沉鬱的人生觀。那是畫家歷經這麼多年以來生活下的啟悟,更接近道家無為的自然精神。
“凡生命都從一個核心發出來,由內向外,萌生滋長。在好的雕刻中,人們可以察覺到一種有力的內在的衝動。這是古代藝術的秘密" -- 羅丹
這個象徵生命力的"內在衝動",就如同藝術家創作的原動力,少了這層力量的驅策,就像少了靈魂的空殼軀體,不再擁有激情生命。藝術創作對洛貞而言,起心動念於直覺的感動,這股動能持續攀爬至內心深處和她的成長經驗合而為一影響深遠。
其實洛貞很早就對藝術創作產生興趣,並隨之發展出超現實主義的繪畫風格。早期的畫呈現潛意識的夢境,人物虛幻,軀體鏤空扭曲變形,處在不同的時空裏,一種潛在而無形的情緒張力穿透恐懼、憂慮、矛盾、掙扎和不安之間,由內而外無限擴張和壓縮放送,這是來自於藝術家內心世界潛意識的反射投影。同樣是心靈世界的探索,如果說挪威藝術家孟克創作的"吶喊",表達人類在恐懼和苦悶環境壓抑下,由心靈深處發出聲嘶力竭的戰慄之聲,產生臨場感的效果。洛貞的創作無疑對時下戰爭,起因於列強利益的巧取豪奪,發出無言的控訴。透空的軀體象徵人類在戰爭災難中承受著苦難與無助,就像在大火的燃燒炷蝕下終將煙飛消散, 發人深省。
想要理解藝術家的創作,必然也會對她的成長環境,記憶和生活背景產生好奇。洛貞從小就展露了藝術天分,就讀國小時,繪畫啟蒙老師就是倡導現代藝術的東方畫會健將霍剛。當時洛貞的繪畫作品經常被老師張貼在佈告欄中,做為對她創作才華的肯定和鼓勵。事實上來自家庭生活不愉快的童年,在其幼小心靈裏早已關注到成人世界裏的殘酷與現實,讓她在同輩中顯得獨立而早熟。因為喜歡藝術, 從1970年開始和知名畫家吳昊學畫,從不同的創作精神中,接觸寬廣的藝術領域,引領她進入超現實繪畫的表現手法,開啟和奠定她個人的創作風格。
法國語言學家本維尼斯特( Emile Benveniste,1902-1976 )認為人們稱作為無意識的東西,是人們如何進行自我塑造,肯定什麼,否定什麼,忽略什麼的原因。藝術家透過無意識的潛能操控意識,反映出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感動。
2006年"基因圖譜"系列的創作是洛貞有別於以往的繪畫創作,因夫婿擔任外交職務的關係,隨著工作任務的需要,必需伴隨著他長年駐居在國外,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體驗到來自不同國家種族文化、語言、生活習性和觀念的差異,也讓她從多元的藝術形式中累積創作能量。洛貞從1998年秋天開始旅居印度多年,親睹印度在深厚多元文化傳統融合下,並行不悖和諧共處的情景,令她深受感動而反求諸己的創作過程。就像文化的尋根與回歸,她重拾起疏離已久的書法,在原有的創作基礎上融入新的繪畫動力。中國書法講求個性的特色,追求點與線在平面空間的造形美感,又具有音樂的律動和舞蹈節奏性,像懷素的狂草書法展現一種靈動的能量,是心理與身體結合下的直覺反射。洛貞截取書法線條造型的元素,將金石篆刻的構成局部放大,造成畫面空間對比的趣味。
近期的創作畫幅尺寸更行加大,摒除了其它色彩的干擾,單純的定格在黑與白顏色之間,線條並不狂野飄逸,反而傾向內斂凝重,這是面對著台灣惡劣的政治環境和族群被刻意分化下,其間發生許多不公不義的事件,衝擊傳統道德價值的問題,藝術家憂心忡忡無力也無法可施,洛貞認為藝術家只能面對事件的發生反映實況,卻不能解決諸如政治等的問題,僅能將壓抑下的忿怒之情,讓心性順著筆觸遊走,將情緒釋放出來。
英國雕塑家亨利. 摩爾( Henery Moore )喜歡在雕塑的人物實體中挖掘空洞,以顯露存藏於內在的形體,借由一環環交錯的空洞中去體會人的生命本質。洞是一種穿透的空間表徵,經由光線的穿透去體會另一面的存在,當透過虛空的框架觸及到實體時,產生奇妙的狀態與延續性,它有揭開和窺探的意念。洛貞的繪畫在畫面上呈現大小不拘漩渦狀的空洞,它們在畫家的心靈深處穿梭遊走,就像命題為”篡生”的300號大畫,畫中左邊兩個漩渦猶如凝視的仇恨之眼,這是來自藝術家真樸本心的出口,表達出忿怒的控訴。
洛貞除了畫畫也創作雕塑,她的雕塑構成以人體出發加以變形的抽象結構,像"迷"、"潛"和"浮生門"等作品,以小喻大是藝術家記情之作,黝黑青銅質地的外表散發巨大神秘的能量而令人矚目。藝術家創作的心路歷程跟著時代演進而走,究竟是時代影響了藝術家?還是藝術家主動在創造時代?洛貞是屬於自省的藝術家,因應2008年2月即將在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行的個展,畫家以”原形所在”為此展覽命題,這是涵蓋自1981年以來的個人創作總集。洛貞自我期許借由創作來見證生命的成長,事實上她更嚮往寧靜純樸的生活,期待淨化心靈,將色彩回歸黑與白無彩色系而呈現單純的意念,以取代過往蒼茫沉鬱的人生觀。那是畫家歷經這麼多年以來生活下的啟悟,更接近道家無為的自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