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畫家的現代人生 文 / 林綠 1996
作為女畫家,洛貞的作品既不婉約 也不閨秀,我也不願意用女性主義流行的剛陽來形容她的畫風,這類二元對立的字眼,其實並不具備特別意義。
洛貞在自述中說:藝術創作是揭露事物本質的一種表現,它真實地呈現一種存在的狀況,其主題與形式往往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關懷。三年前(1993)的【心靈圖象】系列,雖是自己與心靈的對話,所欲傳達的應是現代人存在的某些現象,這些畫作的線條堪稱粗獷,人物造型刻意扭曲,色彩沈重而強烈,不柔和的軀體交錯著黑色,褐色及暗紅色,人物肌理不完整而破碎,洞開的心靈前面,雖是一片紅色,卻為黑藍色的方形框框所阻,這樣的記號,顯然指涉了人生的困境。畫面的顏色都屬深沈的黑、褐、黑籃、使人聯想到黑暗、混亂、憂鬱;而紅色的原形通常象徵激烈,不安與無秩序。當然,如果攔柵之外是一大片藍色, 那就是另一番光景了,因藍色蘊含了真,希望與安定的意味。
如此這般地思索人生,隨著時間的遞壇,三年來拜科技及媒體之賜,作者接受到世界各地的訊息,看到了許多令人心悸與悲慟的事實,那就是殘酷的戰爭。戰爭在亞洲如伊拉克、巴基斯坦、土耳其,戰爭在非洲如索馬里亞,盧安達, 亞美尼亞,戰爭在歐洲如南斯拉夫, 波希米亞, 車臣,頻頻出現的慘烈畫面 ,令作者感到悲痛,深感人性的自私與殘酷,和自古以來人類似乎都難逃戰爭的共同命運,逐以畫代筆 創作了《命運》、《幻化》、《天問》、《眾生》、《 悲創紀事》、《大地圖誌》等【悲慟系列】。其中《悲愴紀事》可謂寫實之作,畫面上紅色彈雨籠罩著一群無助的人,色彩是沉鬱的暗色. 《大地圖誌》令人看到了代表摧毀力量的一道強烈白光使地球重創。
在【悲慟】系列中,《天問》與《眾生》主題接近,色調雷同,皆以黑褐色系描繪人類的無助,無奈及茫然的可悲處境。這一系列中題為《命運》的作品,實可視為其代表作。這幅畫只有黑白兩色, 對比鮮明,表現雖然抽象,象徵卻是傳統的,似一朵開放出生命的白花,兩旁以胚胎為象徵,中間卻是似子宮的黑色形象,黑色的洞穴有多重含意,可以是深淵,漩渦。黑洞影射生命中的不幸,而蜷縮在一旁的人體,正身不由己地被捲入,或無可逃避的陷入。顯然戰爭所及之處, 無人可倖免於難。
人在生存的境況非常艱苦時,紓解之道也許就是幻化了。幻化是突破困境的一種慰藉, 題為幻化的作品, 也可視為[悲慟]系列的另一代表作,蓋因幻化提供了自救之道,是心靈另有寄託, 得以安寧。這是一幅以墨綠及白兩色為主的作品,幻化的意象是在深色的表面注入一大片有韻律的白色,有輕盈之感 墨綠色使人憂慮,這一片飄然優美的白色 讓人感到愉悅。
在一系列【悲慟】的大幅畫作之外,是十幾幅題名[喜悅]的小品,作者在自述中云: “喜悅是一種心境,是珍惜和感激,當我們知道苦難的存在又能免於苦難時,喜悅即俯拾皆是。” 這一系列畫作, 因是喜悅之故,色彩也就鮮亮,多以黃藍紅表現之,頗為抒情。
洛貞的畫作發自於對人世的關懷, 對苦難人類的同情,她且不忘以小小的空間呈現喜悅與生機,說明了人生的苦難雖多,人間的光明與希望能仍隨處可見,快樂的泉源亦永不休止。
作為女畫家,洛貞的作品既不婉約 也不閨秀,我也不願意用女性主義流行的剛陽來形容她的畫風,這類二元對立的字眼,其實並不具備特別意義。
洛貞在自述中說:藝術創作是揭露事物本質的一種表現,它真實地呈現一種存在的狀況,其主題與形式往往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關懷。三年前(1993)的【心靈圖象】系列,雖是自己與心靈的對話,所欲傳達的應是現代人存在的某些現象,這些畫作的線條堪稱粗獷,人物造型刻意扭曲,色彩沈重而強烈,不柔和的軀體交錯著黑色,褐色及暗紅色,人物肌理不完整而破碎,洞開的心靈前面,雖是一片紅色,卻為黑藍色的方形框框所阻,這樣的記號,顯然指涉了人生的困境。畫面的顏色都屬深沈的黑、褐、黑籃、使人聯想到黑暗、混亂、憂鬱;而紅色的原形通常象徵激烈,不安與無秩序。當然,如果攔柵之外是一大片藍色, 那就是另一番光景了,因藍色蘊含了真,希望與安定的意味。
如此這般地思索人生,隨著時間的遞壇,三年來拜科技及媒體之賜,作者接受到世界各地的訊息,看到了許多令人心悸與悲慟的事實,那就是殘酷的戰爭。戰爭在亞洲如伊拉克、巴基斯坦、土耳其,戰爭在非洲如索馬里亞,盧安達, 亞美尼亞,戰爭在歐洲如南斯拉夫, 波希米亞, 車臣,頻頻出現的慘烈畫面 ,令作者感到悲痛,深感人性的自私與殘酷,和自古以來人類似乎都難逃戰爭的共同命運,逐以畫代筆 創作了《命運》、《幻化》、《天問》、《眾生》、《 悲創紀事》、《大地圖誌》等【悲慟系列】。其中《悲愴紀事》可謂寫實之作,畫面上紅色彈雨籠罩著一群無助的人,色彩是沉鬱的暗色. 《大地圖誌》令人看到了代表摧毀力量的一道強烈白光使地球重創。
在【悲慟】系列中,《天問》與《眾生》主題接近,色調雷同,皆以黑褐色系描繪人類的無助,無奈及茫然的可悲處境。這一系列中題為《命運》的作品,實可視為其代表作。這幅畫只有黑白兩色, 對比鮮明,表現雖然抽象,象徵卻是傳統的,似一朵開放出生命的白花,兩旁以胚胎為象徵,中間卻是似子宮的黑色形象,黑色的洞穴有多重含意,可以是深淵,漩渦。黑洞影射生命中的不幸,而蜷縮在一旁的人體,正身不由己地被捲入,或無可逃避的陷入。顯然戰爭所及之處, 無人可倖免於難。
人在生存的境況非常艱苦時,紓解之道也許就是幻化了。幻化是突破困境的一種慰藉, 題為幻化的作品, 也可視為[悲慟]系列的另一代表作,蓋因幻化提供了自救之道,是心靈另有寄託, 得以安寧。這是一幅以墨綠及白兩色為主的作品,幻化的意象是在深色的表面注入一大片有韻律的白色,有輕盈之感 墨綠色使人憂慮,這一片飄然優美的白色 讓人感到愉悅。
在一系列【悲慟】的大幅畫作之外,是十幾幅題名[喜悅]的小品,作者在自述中云: “喜悅是一種心境,是珍惜和感激,當我們知道苦難的存在又能免於苦難時,喜悅即俯拾皆是。” 這一系列畫作, 因是喜悅之故,色彩也就鮮亮,多以黃藍紅表現之,頗為抒情。
洛貞的畫作發自於對人世的關懷, 對苦難人類的同情,她且不忘以小小的空間呈現喜悅與生機,說明了人生的苦難雖多,人間的光明與希望能仍隨處可見,快樂的泉源亦永不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