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的近身遠處憂患 -- 試分析理解洛貞的近作個展 (問篇) 文 / 黃海鳴 2023
洛貞的作品很有蠻荒大地或不可知的宇宙動盪能量的視覺感,但是身體意象,或透視身體內部的感覺也很強。或可解釋為透過身體內部經驗,轉譯成外在世界的觀照的一種作法?從她現在的作品可看出有某種對像性,某個集體對象的某種存在狀態。其中有不同部分之間的好幾種的關係。某種史詩般的的歷史事件。
從她作品的的各個細節都能體會到她對個體之外的生命關懷,她以前作品的那種形之於外的悲痛與吶喊,都不及現在作品中的真正傷與痛!金剛經亦不主張從自身、從任何明確出發點來發展這個憐憫或感受,這個我完全可以認同。她的作品中, 並沒有明顯的表達對特定國家、特定地域或特定文化的偏愛,其中含有某種讓很多人共感關懷的基礎 , 這種宏大格局且具有積極性的生命困境的體會, 讓人相當有憂患與共之感, 這是我想強調的。我對於所有正義的思考都從私下的身分關係的親疏來定奪, 很不認同。
洛貞最近的作品,改用大量圓滑具有能量速度的交織的線條,共同營造出豐潤的大地,以及從其中崩發出強大的生命力。一種還未被人類規劃的充滿高低起伏甚至波浪的洪荒原始大地,很接近不斷變形的身體的柔軟又豐盛的大地。
我們甚至可以感覺到有河口的大地,或是大地本身就是河流,周圍濃稠的的波浪, 攪動翻滾的波浪,也許是地底噴出的濃稠的岩漿或大地震所誘發地表像波浪一樣的上下翻滾左右擠壓,能量非常強,但均不能視為純粹的破壞力。
線條, 或更正確的是那種能夠成為導管的線條,一束束波浪型的線條進入岩層、地層,或表層,像纖細水流,像第一植物、像動物群體在仍然還沒有穩定下來的波浪縐褶上移動蔓延奔馳,有時突然沒入其中, 有時又從他處冒出。甚至還帶著千軍萬馬奔騰或是海嘯橫掃大地的聲音。
當然還有安靜的另一種面向……。我早年研究過郭熙早春圖,體會山水中的身體感,北宋前的大山水中有很強烈的國家民族的感情、所謂的儒家的君臣父子等等的倫理情感與架構, 郭熙當然有強烈的自然以及神仙味。洛貞的抽像畫中也有清楚的山水的感覺,融化在溫暖雲霧中的細線條像山水,像風的景象確實並非不食人間味,裡面是有特別的情感,有某種隔離塵世自成一個自足體系的滿足感。
洛貞的作品很有蠻荒大地或不可知的宇宙動盪能量的視覺感,但是身體意象,或透視身體內部的感覺也很強。或可解釋為透過身體內部經驗,轉譯成外在世界的觀照的一種作法?從她現在的作品可看出有某種對像性,某個集體對象的某種存在狀態。其中有不同部分之間的好幾種的關係。某種史詩般的的歷史事件。
從她作品的的各個細節都能體會到她對個體之外的生命關懷,她以前作品的那種形之於外的悲痛與吶喊,都不及現在作品中的真正傷與痛!金剛經亦不主張從自身、從任何明確出發點來發展這個憐憫或感受,這個我完全可以認同。她的作品中, 並沒有明顯的表達對特定國家、特定地域或特定文化的偏愛,其中含有某種讓很多人共感關懷的基礎 , 這種宏大格局且具有積極性的生命困境的體會, 讓人相當有憂患與共之感, 這是我想強調的。我對於所有正義的思考都從私下的身分關係的親疏來定奪, 很不認同。
洛貞最近的作品,改用大量圓滑具有能量速度的交織的線條,共同營造出豐潤的大地,以及從其中崩發出強大的生命力。一種還未被人類規劃的充滿高低起伏甚至波浪的洪荒原始大地,很接近不斷變形的身體的柔軟又豐盛的大地。
我們甚至可以感覺到有河口的大地,或是大地本身就是河流,周圍濃稠的的波浪, 攪動翻滾的波浪,也許是地底噴出的濃稠的岩漿或大地震所誘發地表像波浪一樣的上下翻滾左右擠壓,能量非常強,但均不能視為純粹的破壞力。
線條, 或更正確的是那種能夠成為導管的線條,一束束波浪型的線條進入岩層、地層,或表層,像纖細水流,像第一植物、像動物群體在仍然還沒有穩定下來的波浪縐褶上移動蔓延奔馳,有時突然沒入其中, 有時又從他處冒出。甚至還帶著千軍萬馬奔騰或是海嘯橫掃大地的聲音。
當然還有安靜的另一種面向……。我早年研究過郭熙早春圖,體會山水中的身體感,北宋前的大山水中有很強烈的國家民族的感情、所謂的儒家的君臣父子等等的倫理情感與架構, 郭熙當然有強烈的自然以及神仙味。洛貞的抽像畫中也有清楚的山水的感覺,融化在溫暖雲霧中的細線條像山水,像風的景象確實並非不食人間味,裡面是有特別的情感,有某種隔離塵世自成一個自足體系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