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 - TSEN
  • 首頁
  • 簡歷
  • 文章
    • ​《渾沌 ── 覺察隱晦的真實》 -- 洛貞 2019
    • "​Hundun – The Perception of Hidden Truth" -- Lo Tsen 2019
    • ​《複弦的迴轉 ── 洛貞的水墨抽象》 -- 蕭瓊瑞 2016
    • "​Swinging Strokes Like Gyratory Multiple Strings ----- Lo Tsen’s Abstract Ink Paintings" - Xiao Qiong-Rui 2016
    • ​《洛貞的詩意空間 —-- 從生命迴盪到陰性書寫》 -- 曾長生 2015
    • ​《從本質延伸,探尋永恆的問題》 -- 方秀雲 2014
    • "Emanating from Essence, pursuing an Eternal Question" -- Lo Tsen 2014
    • ​《悲憫的昇華》 -- 盧怡仲 2009
    • "​Lo Tsen: The Sublimation of Mercy" - Lu Yi-Chung 2009
    • 《冉冉 再生》-- 洛貞 2009
    • "Gradual - Rebirth" - Lo Tsen 2009
    • 《質純 與 真誠》-- 孫立銓 2008
    • ​《流動中的辯證 》談洛貞的藝術 -- 陶文岳 2007
    • "Flowing Dialectic – A Discussion On the Art of Lo Tsen" - Tao Wen-Yao 2007
    • ​《不待記憶消失》 -- 洛貞 2006
    • ​《紀錄生命的困境》 -- 洛貞 2006
    • "Recording the Difficulties of Life" - Lo Tsen 2000
    • ​《羅漢與記憶》 -- 黃海鳴 1998
    • ​《女畫家的現代人生》 -- 林綠 1996
    • "The Modern Life of a Modern Female Painter" - Lin Lu 1996
    • ​《在內心焚燒生命色彩的畫家》 -- 羅門 1984
    • "A Painter Whose Inner World Burns with the Colors of Life" - Luo Men 1984
    • ​《光與彩中的孤寂》 -- 阿曼第斯.葛瑞洛 1980
    • "Bright Colors of Despair" - Amadis Ma. Guerrero 1980
  • 水墨
  • 壓克力
  • 混合媒材
  • 油畫
  • 素描
  • 裝置
  • 雕塑

Lo Tsen

渾沌 ── 覺察隱晦的真實   文 / 洛貞       2019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荘子一應帝王第七

南海的帝王叫儵.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做渾沌.儵和忽常到渾沌住的地方去遊玩,渾沌對他們很友善。於是儵和忽為了報答渾沌的恩惠,他們商量說:「人都有七竅,用來看、聽、飲食和呼吸。渾沌卻一個竅也沒有,真是可憐。讓我們替他開七個竅吧!」。儵和忽每天替渾沌開一個殼。七天以後,渾沌就死了。
 
渾沌之為渾沌就是沒有七竅,有了七竅就不叫渾沌了。說明人的智慧必須和自然合而為一。以渾沌的故事來闡述存在的本質:除了天生的形貌,我們其實也像渾沌,因人的偏見而被傷害,又似儵與忽,無知的去傷害他人。由這一則故事可引申至世界上無止境的紛爭與衝突之由來,而莊子的哲學引領我們的則是一種精神的最高境界和追求。
 
說到存在的本質,可以說是人在生存過程中一場無止境的修煉,困難越大,克服的能量也越強。而無論個人經歷什麼樣的時空旅程,生命的領悟與觀照之向度或許才是我們存在的真實樣貌。因為擁有駐居多個國家的經驗,感覺自己對於環境與土地、文化與族群的看法經常跨越現實的面向,回到我的人本觀去思考。
 
隨著文明的演進和人類生活方式、觀念的改變,世界的面貌也不斷的推演變遷,新的問題持續產生,如環境生態之惡化,恐怖主義,民粹主義⋯⋯等等,一一的走向極端,令人憂慮,而戰爭與離散則亙古不變的注記著人類的歷史。天災無法抗衡,人禍則持續的破壞著自然也相互毁滅。關注這些議題不免一再的反思,質問人類原始的本性在歷經文明演進的漫長過程中究竟有多少提昇。
 
人生行路有如攀越高山、在歷經重重跋涉的山巔幽谷中,內心深深領會人的渺小與人性、大自然間命運同體的因果。曾經關切的種種已然如一注注血脈匯流入總體的思考,化為中心思想的脈絡。對照我多年來的個展主題 -「原形 異形」、「基因圖譜」、「原形係譜」、「原形所在」、「再生 原生」⋯⋯延續至今,已明顯的呈現出一致性的探索和生命關照。
 
從事水墨的創作十多年了,這是第一次完全以水墨的作品展出。談到水墨的運用,對我而言並非新的媒材,倒像是一種母語。這麼比喻是因為幼時即受父親的啟蒙學習書法,小學階段即經常參加各種書法比賽,及至初中時期,則常為辦壁報而以小楷整篇的書寫。只是到了青年期,隨著西潮而轉為閱讀西洋文學譯本,也漸少使用毛筆了。
 
再提筆時是二十四歲那年向國畫家蘇峰男先生學習一年的基本國畫--梅蘭竹菊。這一年間,對於畫竹、畫蘭旁邊的石頭深感興趣,那是我認識皴法的起源,皴也成為多年後我在水墨創作上的一種重要元素。  
 
1973年起隨服務於外交界的先生駐居國外,前前後後在國外各地旅居約二十一年,期間雖因輪調制也曾回國居住,卻總感覺自己像一顆滾動的石頭,在原生的文化上欠缺累積。2004年終於回國定居,初期曾迫不及待的經常前往故宮看展,以彌補自覺的不足。在觀看歷代名家書法時,往往被書法中草書的飛白深深吸引,發現乾筆所表現的通透瀟灑更有一種不拘的無形力量和美感。此後便以那樣的筆法概念在壓克力顏料的畫面上不斷演練,也創作出一系列被形容為如絲縷般語言的作品,並ㄧ直延續至今。
 
透過水墨創作,我同時想探索的是:在生命早期受書法及東方美學熏陶、歷經半生的多國旅居生涯、承載不同之東西方文化的衝擊和洗禮、迂迴獨行於藝術的道路並不斷自學深耕的心靈,在回到源初的水墨創作時,這般的累積和經歷,在時空交錯的作用下將呈現什麼樣的面貌?作為一個相信本然的創作者,我不曾預設主題和論述,也未刻意要表現什麼,只是真誠的實踐並期待它自然的發生。
 
在人類廣大無垠的潛意識與意識世界中究竟潛藏著什麼,終歸是難以探測的,我們只是後見之明,更確切的說,靈魂是直通畫面的,手是受驅使的執行者。在作品完成後,仍需ㄧ再的往還叩問,反思及回溯,以求找到那個能夠對應的本性及其凝注和感受的世相,才算真正完成。這篇書寫純粹只是我對創作簡單的表述,也見照我對藝術的信念,蘇格拉底曾說:「談論哲學是為了追求真理,而非為了說服」,藝術不也如此?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首頁
  • 簡歷
  • 文章
    • ​《渾沌 ── 覺察隱晦的真實》 -- 洛貞 2019
    • "​Hundun – The Perception of Hidden Truth" -- Lo Tsen 2019
    • ​《複弦的迴轉 ── 洛貞的水墨抽象》 -- 蕭瓊瑞 2016
    • "​Swinging Strokes Like Gyratory Multiple Strings ----- Lo Tsen’s Abstract Ink Paintings" - Xiao Qiong-Rui 2016
    • ​《洛貞的詩意空間 —-- 從生命迴盪到陰性書寫》 -- 曾長生 2015
    • ​《從本質延伸,探尋永恆的問題》 -- 方秀雲 2014
    • "Emanating from Essence, pursuing an Eternal Question" -- Lo Tsen 2014
    • ​《悲憫的昇華》 -- 盧怡仲 2009
    • "​Lo Tsen: The Sublimation of Mercy" - Lu Yi-Chung 2009
    • 《冉冉 再生》-- 洛貞 2009
    • "Gradual - Rebirth" - Lo Tsen 2009
    • 《質純 與 真誠》-- 孫立銓 2008
    • ​《流動中的辯證 》談洛貞的藝術 -- 陶文岳 2007
    • "Flowing Dialectic – A Discussion On the Art of Lo Tsen" - Tao Wen-Yao 2007
    • ​《不待記憶消失》 -- 洛貞 2006
    • ​《紀錄生命的困境》 -- 洛貞 2006
    • "Recording the Difficulties of Life" - Lo Tsen 2000
    • ​《羅漢與記憶》 -- 黃海鳴 1998
    • ​《女畫家的現代人生》 -- 林綠 1996
    • "The Modern Life of a Modern Female Painter" - Lin Lu 1996
    • ​《在內心焚燒生命色彩的畫家》 -- 羅門 1984
    • "A Painter Whose Inner World Burns with the Colors of Life" - Luo Men 1984
    • ​《光與彩中的孤寂》 -- 阿曼第斯.葛瑞洛 1980
    • "Bright Colors of Despair" - Amadis Ma. Guerrero 1980
  • 水墨
  • 壓克力
  • 混合媒材
  • 油畫
  • 素描
  • 裝置
  • 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