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貞的微視造境 文 / 廖新田 (藝術家雜誌「藝術野台戲」專欄作者) 2023
在一張白紙上畫下第一條線,從此,太極開劈,乾坤陰陽分勢,空間與造型於焉而生。紙的觸動是藝術生命的開端,藝術行動的開展,猶如稚子生平手上握著筆那刻,不經意地在平面上塗了點和線。線的開始是點,線和線連接成面,宇宙萬物自此呈現於眼前。這不就是另類的自動性技法?繪畫原來也有這種表現,內建於創作等待迸發著,且遠遠比超現實主義者布荷東(André Breton)在1919年所宣稱的「純粹精神自動」更原汁原味、更具爆能。想像隨之馳騁,手感搭著韻律之翅飛馳。這一劃將成定局,一如孫過庭《書譜》中所開示的線條秘密:「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起頭的確是重要的,但也不必如此這般地慎重其事,彷彿一筆定生死而躊躇不前。起始若未經深思熟慮,僅僅是嘗試性地跨出第一步,何妨,就繼續前進吧!哪裡是計畫周密下的結果?總是有方向的,我們所常聽到: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藝術生命亦然,自會找到風格。因勢布局,因勢利導,因人設事,動能隨興而起,不也快「藝」人生?畢竟是創作者個人的隨意紀行,手、心與靈的親密協作。
不用懷疑,手繪作為本能,每一秒的蠕動都是掙扎與張揚。需要形象嗎?不必然,當線條分割空間,空間形塑造型,自生自展。實質?可以的,一筆筆堆疊、發展出來的「皴」是就山水畫裡的天地基礎,繪畫的肌理不只是用來支撐造型,呈現物之實體性,而是營造,縱橫經緯出那片可見與不可見的視域。隨著逡巡的眼睛起起伏伏、凹凹凸凸、上上下下,神游其間。張力,下沉和上揚的、左撇與右甩的、膨脹與收縮的拉扯構成了力勢之抗抵,捲起千堆雪。交織的情況並不均分,卻極為平衡,彷彿空中飛鳥成群,可散可聚、忽滅忽明。紛飛的散,鬆了、揉了;收攏的聚,緊了、強了。一首首鬆緊有度、節奏交纏的樂音流瀉而出,自由、流暢、奔放。除了表面的壯觀,這可是有層次的,豐富滲透其間,細膩的質感讓人玩味忘返。抑或,就像走在鋼索上的人,在危險之處談笑風生、絕處逢生又讓人拍案叫絕。亦若是水,乃老莊的最愛,用來形容上善,透明、無形而隨行、不著痕跡,是最高形式的質感,故「善利萬物而不爭」。若藝術是水,那麼創作就是水的流動。水如處子之靜、脫兔之動,動靜之間,如此無形緊密、無所不在。我們感受到水的療癒存在,附著、托襯、包覆、輕撫……,柔中隱藏力勢。不論是紛飛群鳥、鋼索表演或水之流動,都在於融無形於有形,化有形於無形。虛實相生、剛柔相濟之妙於焉而生。
洛貞的創作有一股奇異的動態訊息,引發許多視覺遐想:可能是身體曲線交纏(情 慾觸動)、大地稜線交錯(天地營造)、絲綢交織中飄盪(韻律節奏)、抑或組織內裡的交會如肌肉纖維的內視鏡呈現(結構透視)、如木質紋理的穿插(時間形構),或者是純粹心靈的符號再顯(心境反映)、身體疤痕或燃燒印痕(傷痛紀錄)、伺機而動的陰影(幻覺顯現)……這不只是純粹想像,而是藉由圖像組合裡的點線面之導引進行隨機思考,處處透出機鋒。當視網膜收納這些訊息,轉換成視覺行動,搜尋、探索、嘗試、迷惘……形成敘述與情節,故事的編織由此而生。她的創作策略,在我看來是隨勢導引,不提供明確指示,觀者的想像自然叢生,成為故事內容的共創者,引此有極高的參與感。
達文西《論繪畫》認為這是藝術的原性創發:「你應該看一些潮濕的牆或顏色不勻的石頭。假如你要發明一些場景,你應能看出這些類似的非凡風景,……這些牆面猶如鐘聲,撞擊時可以將它想像成各種文字。」大師又解釋,觀者的精神狀態能從這些困惑的形狀裡會快速進入「新發明狀態」。看來,面對形象的困惑是件好事,可以激發更多想像與神遊。中西異曲同工,《瀟湘八景》作者宋迪有「敗牆」以求「活筆」的主張:「神領意造……隨意命筆默以神會,自然景皆天就,不類人為」與吳道子齊名的中國雕塑大師楊惠之提出「影壁」理論,都是運用隨機造型醞釀出的美感體驗。有機造型給予人的藝術啟發,早有立論,而現代藝評則有形式主義與抽象精神性接續論述之。如果從藝術史論觀察,她的創作是的確是「有意義的形式」(the significant form),但不附著於具象描繪與敘事脈絡,也不是造形之間的機械互動,意義來自心理造形之探索,自成一格。
從1980年個展評論:「擅於將明麗的色彩和突出的形象交疊於一個空曠,抽象和幾何感的背景中,呈現出她個人的心靈世界。」至今看來,她仍專注地走這條路,雖千山獨行但想必樂此不疲,真是一位執著的創作者。此次展覽作品,除維持其一貫憂鬱與焦慮基調,但更加展現畫面的張力及細節的磁性。當我們的雙眼接觸畫面之際,彷彿如漩渦般被捲入這滾流之中載浮載陳、無法自拔。
戰後台灣抽象藝術的發展受歐美影響,結構與心象、冷與熱各擅其場。在我看來,她是心象抽象的佼佼者,以微觀的細緻形就自己的獨特陰性風格——女性的內省、沉潛、柔軟、細膩特質突出於諸多宏觀的抽象繪畫中,我稱之為「微視造境」,對應的不是文化認同(「東方」抽象)、國際潮流(歐普、硬邊)這種大敘述型態,而是心理潛層之風景,近距離地關照行與勢之變化。眾裡尋訪千百度,驀然回首,卻在燈火闌珊處。一生四處遊歷的經驗或許促成她更渴望尋找內心的安身立命之處吧?當外在第一自然無所依靠之際,心內所在總是最能安頓。曾幾何時,我們還記得有這股內視的能量?在台灣當代藝術眾聲喧嘩中,特別是流行文化與新媒體的衝擊下,洛貞的創作彷彿是清澈的空谷跫音,亦如靜水流深般地存在。
在一張白紙上畫下第一條線,從此,太極開劈,乾坤陰陽分勢,空間與造型於焉而生。紙的觸動是藝術生命的開端,藝術行動的開展,猶如稚子生平手上握著筆那刻,不經意地在平面上塗了點和線。線的開始是點,線和線連接成面,宇宙萬物自此呈現於眼前。這不就是另類的自動性技法?繪畫原來也有這種表現,內建於創作等待迸發著,且遠遠比超現實主義者布荷東(André Breton)在1919年所宣稱的「純粹精神自動」更原汁原味、更具爆能。想像隨之馳騁,手感搭著韻律之翅飛馳。這一劃將成定局,一如孫過庭《書譜》中所開示的線條秘密:「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起頭的確是重要的,但也不必如此這般地慎重其事,彷彿一筆定生死而躊躇不前。起始若未經深思熟慮,僅僅是嘗試性地跨出第一步,何妨,就繼續前進吧!哪裡是計畫周密下的結果?總是有方向的,我們所常聽到: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藝術生命亦然,自會找到風格。因勢布局,因勢利導,因人設事,動能隨興而起,不也快「藝」人生?畢竟是創作者個人的隨意紀行,手、心與靈的親密協作。
不用懷疑,手繪作為本能,每一秒的蠕動都是掙扎與張揚。需要形象嗎?不必然,當線條分割空間,空間形塑造型,自生自展。實質?可以的,一筆筆堆疊、發展出來的「皴」是就山水畫裡的天地基礎,繪畫的肌理不只是用來支撐造型,呈現物之實體性,而是營造,縱橫經緯出那片可見與不可見的視域。隨著逡巡的眼睛起起伏伏、凹凹凸凸、上上下下,神游其間。張力,下沉和上揚的、左撇與右甩的、膨脹與收縮的拉扯構成了力勢之抗抵,捲起千堆雪。交織的情況並不均分,卻極為平衡,彷彿空中飛鳥成群,可散可聚、忽滅忽明。紛飛的散,鬆了、揉了;收攏的聚,緊了、強了。一首首鬆緊有度、節奏交纏的樂音流瀉而出,自由、流暢、奔放。除了表面的壯觀,這可是有層次的,豐富滲透其間,細膩的質感讓人玩味忘返。抑或,就像走在鋼索上的人,在危險之處談笑風生、絕處逢生又讓人拍案叫絕。亦若是水,乃老莊的最愛,用來形容上善,透明、無形而隨行、不著痕跡,是最高形式的質感,故「善利萬物而不爭」。若藝術是水,那麼創作就是水的流動。水如處子之靜、脫兔之動,動靜之間,如此無形緊密、無所不在。我們感受到水的療癒存在,附著、托襯、包覆、輕撫……,柔中隱藏力勢。不論是紛飛群鳥、鋼索表演或水之流動,都在於融無形於有形,化有形於無形。虛實相生、剛柔相濟之妙於焉而生。
洛貞的創作有一股奇異的動態訊息,引發許多視覺遐想:可能是身體曲線交纏(情 慾觸動)、大地稜線交錯(天地營造)、絲綢交織中飄盪(韻律節奏)、抑或組織內裡的交會如肌肉纖維的內視鏡呈現(結構透視)、如木質紋理的穿插(時間形構),或者是純粹心靈的符號再顯(心境反映)、身體疤痕或燃燒印痕(傷痛紀錄)、伺機而動的陰影(幻覺顯現)……這不只是純粹想像,而是藉由圖像組合裡的點線面之導引進行隨機思考,處處透出機鋒。當視網膜收納這些訊息,轉換成視覺行動,搜尋、探索、嘗試、迷惘……形成敘述與情節,故事的編織由此而生。她的創作策略,在我看來是隨勢導引,不提供明確指示,觀者的想像自然叢生,成為故事內容的共創者,引此有極高的參與感。
達文西《論繪畫》認為這是藝術的原性創發:「你應該看一些潮濕的牆或顏色不勻的石頭。假如你要發明一些場景,你應能看出這些類似的非凡風景,……這些牆面猶如鐘聲,撞擊時可以將它想像成各種文字。」大師又解釋,觀者的精神狀態能從這些困惑的形狀裡會快速進入「新發明狀態」。看來,面對形象的困惑是件好事,可以激發更多想像與神遊。中西異曲同工,《瀟湘八景》作者宋迪有「敗牆」以求「活筆」的主張:「神領意造……隨意命筆默以神會,自然景皆天就,不類人為」與吳道子齊名的中國雕塑大師楊惠之提出「影壁」理論,都是運用隨機造型醞釀出的美感體驗。有機造型給予人的藝術啟發,早有立論,而現代藝評則有形式主義與抽象精神性接續論述之。如果從藝術史論觀察,她的創作是的確是「有意義的形式」(the significant form),但不附著於具象描繪與敘事脈絡,也不是造形之間的機械互動,意義來自心理造形之探索,自成一格。
從1980年個展評論:「擅於將明麗的色彩和突出的形象交疊於一個空曠,抽象和幾何感的背景中,呈現出她個人的心靈世界。」至今看來,她仍專注地走這條路,雖千山獨行但想必樂此不疲,真是一位執著的創作者。此次展覽作品,除維持其一貫憂鬱與焦慮基調,但更加展現畫面的張力及細節的磁性。當我們的雙眼接觸畫面之際,彷彿如漩渦般被捲入這滾流之中載浮載陳、無法自拔。
戰後台灣抽象藝術的發展受歐美影響,結構與心象、冷與熱各擅其場。在我看來,她是心象抽象的佼佼者,以微觀的細緻形就自己的獨特陰性風格——女性的內省、沉潛、柔軟、細膩特質突出於諸多宏觀的抽象繪畫中,我稱之為「微視造境」,對應的不是文化認同(「東方」抽象)、國際潮流(歐普、硬邊)這種大敘述型態,而是心理潛層之風景,近距離地關照行與勢之變化。眾裡尋訪千百度,驀然回首,卻在燈火闌珊處。一生四處遊歷的經驗或許促成她更渴望尋找內心的安身立命之處吧?當外在第一自然無所依靠之際,心內所在總是最能安頓。曾幾何時,我們還記得有這股內視的能量?在台灣當代藝術眾聲喧嘩中,特別是流行文化與新媒體的衝擊下,洛貞的創作彷彿是清澈的空谷跫音,亦如靜水流深般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