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 - TSEN
  • 首頁
  • 簡歷
  • 文章
    • ​《渾沌 ── 覺察隱晦的真實》 -- 洛貞 2019
    • "​Hundun – The Perception of Hidden Truth" -- Lo Tsen 2019
    • ​《複弦的迴轉 ── 洛貞的水墨抽象》 -- 蕭瓊瑞 2016
    • "​Swinging Strokes Like Gyratory Multiple Strings ----- Lo Tsen’s Abstract Ink Paintings" - Xiao Qiong-Rui 2016
    • ​《洛貞的詩意空間 —-- 從生命迴盪到陰性書寫》 -- 曾長生 2015
    • ​《從本質延伸,探尋永恆的問題》 -- 方秀雲 2014
    • "Emanating from Essence, pursuing an Eternal Question" -- Lo Tsen 2014
    • ​《悲憫的昇華》 -- 盧怡仲 2009
    • "​Lo Tsen: The Sublimation of Mercy" - Lu Yi-Chung 2009
    • 《冉冉 再生》-- 洛貞 2009
    • "Gradual - Rebirth" - Lo Tsen 2009
    • 《質純 與 真誠》-- 孫立銓 2008
    • ​《流動中的辯證 》談洛貞的藝術 -- 陶文岳 2007
    • "Flowing Dialectic – A Discussion On the Art of Lo Tsen" - Tao Wen-Yao 2007
    • ​《不待記憶消失》 -- 洛貞 2006
    • ​《紀錄生命的困境》 -- 洛貞 2006
    • "Recording the Difficulties of Life" - Lo Tsen 2000
    • ​《羅漢與記憶》 -- 黃海鳴 1998
    • ​《女畫家的現代人生》 -- 林綠 1996
    • "The Modern Life of a Modern Female Painter" - Lin Lu 1996
    • ​《在內心焚燒生命色彩的畫家》 -- 羅門 1984
    • "A Painter Whose Inner World Burns with the Colors of Life" - Luo Men 1984
    • ​《光與彩中的孤寂》 -- 阿曼第斯.葛瑞洛 1980
    • "Bright Colors of Despair" - Amadis Ma. Guerrero 1980
  • 水墨
  • 壓克力
  • 混合媒材
  • 油畫
  • 素描
  • 裝置
  • 雕塑

Lo Tsen

不待記憶消失   文 / 洛貞     2006【基因圖譜】系列作品個展前
 
1998年秋,從事公職的外子奉調印度,我也隨著搬遷至首都新德里駐居,這為我旅居海外的生涯更增添極為有趣和感悟良多的一頁。
 
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印度,有其探索不盡的浩瀚與深遂;䁛麗的古蹟,人造的奇觀,文物藝術的精美絕倫等等,更有無盡動人心魄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演義。五年多浸淫於其中的我,在觀察和領會之餘,最感到興趣的是去了解當地人的生活,因為他們怎麼生活不僅呈現他們現在的面貌,也蘊涵了他們的過去。
 
印度這幅員廣闊的國度裡,種族宗教繁多,語言習俗複雜,歷經了幾千年來外族的入侵,以及族群間分分合合的戰亂磨合,他們終於建立了一套相互尊重的制度。如今印度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馬克吐溫曾說:印度是一個由上百個國中之國,上千種語文宗教及上萬個神祇所組成的國家。如果不是如此這般的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印度就不叫印度了。
 
近年來,中東地區的戰亂牽動了整個世界的不安,從新聞報導中我們見到成千上萬受傷死亡和流離失所的人們,並感受到他們的痛苦,也看到攻擊和破壞只會製造更多的仇恨。有人認為民族主義是戰亂的禍源,然而歷史上有太多的戰爭都與民族無關,同文同種之間也會殺得血流成河,所以民族主義並非罪魁禍首,關鍵在於人們缺少相互的尊重及包容,看到印度族群間的融合,不禁令人思考:每個民族的語言宗教,生活方式以及據以為生的土地都應受到尊重,強加掠奪和改造,必將引起抗爭。
 
孫子的 “不戰而屈人之兵” 是以和平的方式對他族進行改造和佔有,是一種合乎人道也較易於被接受的形式,而這必須在文化上擁有極大優勢者才能做到。人類史上確實有些文化盛世,能以這樣的法則征服周邊甚至更遠地域的異族,進而創造輝煌的區域性文明。多數人都能認同這種整合是人類的福祉。而今,正有一種類似的、威力無比的,而且是全面性的改造在悄悄的進行,那就是商業機制所帶來的文化侵蝕正迅速的在世界各地開展。
 
當我們的食衣住行娛樂樣樣都被西式所取代,從而令自己的文化快速消蝕,包括思想行為、價值觀等,而多數人仍期待以現代化之名加速幸福的改造。我的思慮是,或許,百年之後,當人們彼此問道:你從哪裡來? 那答案的背後所代表的大概只是一個地理名詞了,不再有任何意涵。人類以這樣的方式演化到最後,所有的疆界和族類都將消失,並成為沒有記憶的物種。這樣的假想當然是設定在一個不平等,不平衡的發展中,人們又缺乏反省和自覺的結果。 
 
【基因圖譜】系列作品就是在這樣的省思下蘊釀的,而我的人生也經歷了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的領悟,對於所謂的自我有更宏觀的體認。因此,當我在重新觀看自己原本熟悉又疏離已久的書法時突然有了新的領會 。這一系列的作品是將我原有的繪畫語言融入了書法的意象而發展出來的,色彩不再濃烈並捨去層層的景深說明的似是我趨向簡單的心境。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首頁
  • 簡歷
  • 文章
    • ​《渾沌 ── 覺察隱晦的真實》 -- 洛貞 2019
    • "​Hundun – The Perception of Hidden Truth" -- Lo Tsen 2019
    • ​《複弦的迴轉 ── 洛貞的水墨抽象》 -- 蕭瓊瑞 2016
    • "​Swinging Strokes Like Gyratory Multiple Strings ----- Lo Tsen’s Abstract Ink Paintings" - Xiao Qiong-Rui 2016
    • ​《洛貞的詩意空間 —-- 從生命迴盪到陰性書寫》 -- 曾長生 2015
    • ​《從本質延伸,探尋永恆的問題》 -- 方秀雲 2014
    • "Emanating from Essence, pursuing an Eternal Question" -- Lo Tsen 2014
    • ​《悲憫的昇華》 -- 盧怡仲 2009
    • "​Lo Tsen: The Sublimation of Mercy" - Lu Yi-Chung 2009
    • 《冉冉 再生》-- 洛貞 2009
    • "Gradual - Rebirth" - Lo Tsen 2009
    • 《質純 與 真誠》-- 孫立銓 2008
    • ​《流動中的辯證 》談洛貞的藝術 -- 陶文岳 2007
    • "Flowing Dialectic – A Discussion On the Art of Lo Tsen" - Tao Wen-Yao 2007
    • ​《不待記憶消失》 -- 洛貞 2006
    • ​《紀錄生命的困境》 -- 洛貞 2006
    • "Recording the Difficulties of Life" - Lo Tsen 2000
    • ​《羅漢與記憶》 -- 黃海鳴 1998
    • ​《女畫家的現代人生》 -- 林綠 1996
    • "The Modern Life of a Modern Female Painter" - Lin Lu 1996
    • ​《在內心焚燒生命色彩的畫家》 -- 羅門 1984
    • "A Painter Whose Inner World Burns with the Colors of Life" - Luo Men 1984
    • ​《光與彩中的孤寂》 -- 阿曼第斯.葛瑞洛 1980
    • "Bright Colors of Despair" - Amadis Ma. Guerrero 1980
  • 水墨
  • 壓克力
  • 混合媒材
  • 油畫
  • 素描
  • 裝置
  • 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