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彩中的孤寂 文 / 阿曼第斯.葛瑞洛 1980
洛貞是華人,但很難在她的畫中辨認出來,她的風格和感受是完全西方的,她的主題是都市人的,她的作品描寫出隔離,醉酒,寂寞和孤絕。
她的風格是半抽象並帶有表現主義的色彩,也許是受了德國表現派大師愛德華孟克的影響,她並且與此間表現派畫家洛奧尼.歐密度和丹尼洛.達利那的風格近似。
洛貞著重於簡化變形的人體,他們看起來像是被放逐的人,她又善於將明麗的色彩和大膽的圖形交疊於一個空曠抽象和富幾何感的背景中。
她的色彩常與她原想表達的思想相牴觸,卻也因此而產生一種張力。此種張力也正是一件藝術作品成功的準則之一。洛貞利用變形的手法及沙漠市景等荒涼的背景來表達她的心象世界。她畫中的主調及輔色予人一幅多彩多姿的光譜,深紅、墨黑、蘋果綠、橘紅、降紫和藍色。這個展出作品的水準大致齊整,只有兩幅以籃為主的畫比較弱些。
洛貞的風格並非全然創新的,但是她有自己處理色彩及激發氣氛的獨到手法。以光燦的色彩來除去主題的沈重氣息,光憑此點,她已經比那些只偏愛描繪人生光明歡愉的一面而忽視人間疾苦的畫家要超越一層了。
洛貞是華人,但很難在她的畫中辨認出來,她的風格和感受是完全西方的,她的主題是都市人的,她的作品描寫出隔離,醉酒,寂寞和孤絕。
她的風格是半抽象並帶有表現主義的色彩,也許是受了德國表現派大師愛德華孟克的影響,她並且與此間表現派畫家洛奧尼.歐密度和丹尼洛.達利那的風格近似。
洛貞著重於簡化變形的人體,他們看起來像是被放逐的人,她又善於將明麗的色彩和大膽的圖形交疊於一個空曠抽象和富幾何感的背景中。
她的色彩常與她原想表達的思想相牴觸,卻也因此而產生一種張力。此種張力也正是一件藝術作品成功的準則之一。洛貞利用變形的手法及沙漠市景等荒涼的背景來表達她的心象世界。她畫中的主調及輔色予人一幅多彩多姿的光譜,深紅、墨黑、蘋果綠、橘紅、降紫和藍色。這個展出作品的水準大致齊整,只有兩幅以籃為主的畫比較弱些。
洛貞的風格並非全然創新的,但是她有自己處理色彩及激發氣氛的獨到手法。以光燦的色彩來除去主題的沈重氣息,光憑此點,她已經比那些只偏愛描繪人生光明歡愉的一面而忽視人間疾苦的畫家要超越一層了。